2026年4月24日-5月3日 北京·中国国际展览中心、首都国际会展中心
行业新闻 2025年03月24日
1. 技术突破与产业化进程
2025年3月,由中国科学院、宁德时代、比亚迪等机构联合成立的“全固态电池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”在深圳召开技术发布会,公布了新一代全固态电池的研发进展。该技术采用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材料,能量密度突破500 Wh/kg,较现有锂离子电池提升近50%,充电速度提升至10分钟充满80%。
关键技术突破:
产业化时间表:
2. AI大模型加速研发
平台同步启动“电池材料基因组计划”,基于华为云训练的材料研发大模型,已筛选出3种新型固态电解质候选材料,研发周期从传统“试错法”的5年缩短至6个月。模型通过分析全球超200万篇论文和专利数据,预测材料性能的准确率达92%。
行业影响:
1. 实验室功能与技术验证
2025年3月,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、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联合发起的“北斗导航智能驾驶安全验证实验室”在天津揭牌。实验室聚焦智能网联汽车高精度定位的安全隐患,针对信号欺骗、多路径干扰等场景构建测试体系。
核心成果:
2. 行业标准与政策推动
实验室联合工信部发布《智能网联汽车定位安全技术规范》,要求2026年起所有L3级以上自动驾驶车辆必须通过北斗安全认证。政策推动下,华为、高通等企业已推出兼容北斗的智能驾驶域控制器。
案例:特斯拉“幽灵刹车”事件溯源
实验室通过还原某起特斯拉Model Y在隧道内误触发自动刹车的事故,发现其GPS信号被隧道壁反射导致定位漂移。经算法优化后,同类事故发生率下降90%。